公元363年,一位母親剛剛生完孩子就咽了氣。父親窮得沒錢請奶媽,左思右想,他決定將孩子扔掉。一個親戚看他可憐,說:“孩子交給我吧?!?
親戚家恰好也剛剛生了孩子,順便勻出一口給孩子吃。父親只好把孩子寄養在親戚家,因此他有了個小名叫做“寄奴”,大名是“劉?!?。
劉裕成年后,靠在街上擺地攤賣草鞋養家糊口。原來賣草鞋后再稱王的不只有劉備,看來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。
為了快速致富,劉裕入了賭場,沒想到錢沒賺到,卻欠下大筆賭債。還不起錢的劉裕被債主捆在馬樁上侮辱,斷食斷水好幾天,險些喪命。
僥幸逃脫后,劉裕又進行了一次豪賭,他參軍了。在那個極其動蕩的年代,當兵就意味著押上了自己的生命,賭未來功成名就。
一、從底層爬起,沖破門閥限制,憑得就是狠辣天性
此時天下分為南北兩半,北面正是“五胡亂華”時期。匈奴、羌、鮮卑、氐、羯等少數民族胡人各自為政,和漢人輪流建立了亂七八糟的數十個或強或弱、或大或小的國家。
這些不同的民族、不同的國家不斷地造反、建國、兼并、火拼......局面十分混亂。
南方的東晉被晉朝皇族司馬家族掌控,主要在做兩件事:北伐和窩里斗。
東晉的皇帝,或者被廢,或者成為傀儡,或者被殺,簡直像走馬燈一樣,你方唱罷我登場。
外部混亂,貴族內部奪權爭斗,老百姓生活極度困難,起義此起彼伏。
像劉裕這樣為生活所困而參軍的人不在少數,大多數都在戰爭中默默死去,就像一顆灰塵,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。
可是,在貴族壟斷一切的社會中,窮人要想出人頭地,除了用一條命來賭,也沒有其他選擇。
劉裕深深地明白這一切,自幼生活貧苦,他對功成名就有著超乎常人的渴望。
上天待他不薄的是,他在軍事方面有著非常驚人的才能。天賦加上努力,使得劉裕在戰爭中有如神助。
公元399年,孫恩起兵造反。劉裕接到上級指令,帶領數十人偵察孫恩軍隊的動向。
不巧的是,劉裕的偵察兵小隊遇上了上千起義軍。起義軍一哄而上,揮舞著長棍和刀劍。
劉裕毫不畏懼,在隨從戰死大半的情況下仍手舞長刀,酣戰不止,反而嚇得人數眾多的起義軍掉頭逃跑。
這一幕被前來接應的部隊看到,簡直被劉裕的神勇驚得目瞪口呆。
辛棄疾曾經寫了一首《永遇樂》贊美劉裕:想當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。
劉裕在這場遭遇戰中以一抵百,名聲大震。
此后,劉裕又與孫恩起義軍多次相遇,屢戰屢勝,直至最后逼得孫恩投海自盡。
隨后,東晉權臣桓玄叛亂犯上,篡奪帝位。劉裕率兵討伐,砍下了桓玄頭顱并命人高懸示眾,擁立司馬德宗復位。
恒玄是劉裕斬殺的第一位君主,后來他斬殺了一個又一個君主,變身為帝王殺手。
劉??刂屏藮|晉朝政后,將目光投向了仍舊混戰不止的北方。
首先被斬殺的是南燕國君慕容超,接著被斬殺的是西蜀王譙縱,再接著被斬殺的是后秦皇帝姚泓。
一連串的血腥殺戮出自于戰爭需要,也出于劉裕的狠辣本能。
東晉的版圖在劉裕的四處征伐下大大擴張,東晉內部的威脅也被劉裕一一肅清。劉裕再也不需要一張“忠臣”的標簽來遮蓋顏面,他開始對東晉皇族動手。
司馬德宗曾經是桓玄手里的傀儡皇帝,桓玄篡位后,司馬德宗被廢。劉裕殺掉桓玄后,又將司馬德宗復位為帝,即晉安帝。
司馬德宗不僅口吃說話不順溜,而且愚笨到連冬夏都分辨不清,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。
這樣的皇帝很好控制,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劉裕手中??墒?,有實無名并不能讓劉裕滿足。
當時,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個讖語:昌明之后有二帝。
昌明指的就是晉孝武帝司馬曜,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司馬曜之后,東晉還有兩位皇帝,之后江山就要易主。
而司馬德宗正是司馬曜之后的一位皇帝。為了驗證這個讖語,劉裕就派人勒死了司馬德宗,改立他弟弟司馬德文為帝,即晉恭帝。
司馬德文十分清楚劉裕的野心,他很清楚皇帝的位置不會長久屬于他。公元420年,在大臣的授意下,司馬德文寫了份禪讓詔書,把江山給了劉裕。
劉裕公然稱帝,建立劉宋。
嗜血成性的劉裕能夠就這樣饒了司馬德文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他派下屬張偉攜毒酒一瓶,前去鴆殺司馬德文。張偉不忍謀害故主,回去又難以交代,就嘆道:“要毒殺主君卻讓自己活下去,不如死了!”竟然在路上喝下毒酒自盡。
劉裕大怒,找到機會殺死了司馬德文和他的夫人褚氏尚在襁褓中的嬰兒。
隨后,劉裕派褚氏的哥哥假意去探望褚氏,將她引開。
劉裕的親信趁機翻墻進入晉恭帝室內,將毒酒放在他面前。
晉恭帝搖頭拒絕:“佛教中說,自殺的人轉世不能再投人胎?!?
兵士便將他按在床上,用被子蒙住他的臉,用力悶死了他。
隨后,劉裕大開殺戒,將司馬家的宗室幾乎屠戮殆盡,幾乎全族被滅。
從劉裕的本性上來講,他經過多年的戰爭熏陶,早就對殺人習以為常。
弱肉強食、強者為王始終是亙穿戰亂始終的一條主線,因此,劉裕不會因為司馬德宗是個白癡,對他毫無威脅網開一面,也不會因為司馬德文順從禪讓而產生任何同情心。
將敵人斬盡殺絕才是劉裕的生存法則,也是劉裕一生的行動準則,司馬家族的覆滅不可避免。
二、司馬家族得位不正,劉裕有樣學樣,毫無道義上的虧欠
司馬家族在奪得皇位,建立晉朝時,所用手段就突破了道德底線,因此一直名不正言不順,為人所詬病。
而司馬家族的統治歷史,更是給老百姓帶來了極其深重的災難。天下人苦司馬家族久矣,滅掉司馬家族是天下人渴盼已久的事情。
因此,不用背負任何道義上的責任。這也是劉裕敢于動手,毫不顧忌的原因之一。
司馬家族的起家源于東漢末年,曹操愛才心切,看中司馬懿,多次軟硬兼施,邀請司馬懿出山。
曹操和之后的曹丕、曹叡都非常信任司馬懿,對他委以重任。
曹叡去世后,八歲的齊王曹芳繼承皇位。隨著司馬懿權力越來越大,他漸漸露出了獠牙。
公元249年,少帝曹芳拜謁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,宗室子弟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。
司馬懿趁機以太后名義下令,關閉了洛陽各個城門,不顧曹芳的安危,起兵控制了都城。
當時曹爽手中有天子曹芳這張牌,他如果挾曹芳以令天下,未必沒有勝算。
司馬懿當時許以曹爽身家生命無虞,可永享富貴。于是,曹爽便扔下軍刀,投降了,心想自己還可以做個逍遙富貴翁。
沒想到曹爽回家后,司馬懿就出爾反爾,將他軟禁起來。并捏造了曹爽要造反的罪名,將曹爽以及一干親信全部誅滅三族,所牽連者達五千余人。
就這樣,司馬懿不顧曹操的知遇之恩,也不理會曹丕、曹叡的托孤之情,將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一網打盡,司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權力,控制了曹魏朝政。
司馬懿去世后,兒子司馬昭接受了曹魏的軍政大權,完全將皇帝曹髦架空。
曹髦見威權日去,國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,又常憂慮被廢受辱,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廢黜司馬昭。
沒想到事情敗露,曹髦迫于無奈,只好帶兵討伐司馬昭。司馬昭早已收買了曹髦的親信成濟,成濟趁曹髦不備,從背后用利刃刺死曹髦。
司馬昭聞訊大驚,假惺惺地伏在地上說:“天下人該怎么議論我??!”
隨后,他又將所有罪名歸于成濟,將他斬殺。成濟不服罪,光著身子跑到屋頂,破口大罵,被軍士射殺。
在此之前的朝代中,皇帝位置要么是先皇帝禪讓,要么是反對者逐鹿天下,勝出者得。
作為皇帝的近臣,弒君以奪取權力,完全違背了有史以來正統教育中宣傳的“忠君”思想。為天下之大不諱,實在是突破了當時人的底線,令人不齒。
司馬昭弒君后,立曹氏子弟曹璜為傀儡天子。當然實際的大權全部掌握在司馬昭手中。
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,將這種不齒進一步進行了發揮,他在父親弒君奪權的基礎上,于公元266年,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,即位為帝,定國號為晉,史稱西晉。
從司馬懿、司馬昭到司馬炎,為晉朝開國立下最大功勞的三位司馬,所作所為均十分狡詐暗黑,不守信義,不重恩情,為了權勢無所不用其極,違背了正統思想,因此一直為人所詬病。
而他們造成的禮崩樂壞,導致司馬家族所建立的晉朝,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朝代。
司馬炎很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個白癡兒子司馬衷做皇太子,他希望能夠通過司馬衷將皇位傳遞給他看好的孫子司馬遹。
沒想到的是,司馬炎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。他替司馬衷娶的彪悍皇后賈南風,殺死了司馬遹。也將司馬家族攪和得翻天覆地。
八位司馬家族的王爺趁機開始了奪位大戰,兄弟相殘、弒君奪位、背信棄義。在“八王之亂”中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八王之亂死了七個司馬王爺,數十萬生靈涂炭,西晉因此分崩離析。
周邊的少數民族趁機作亂,“五胡亂華”時代來臨。這個時期黑暗得讓人難以想象,亂世中,人命如草芥。老百姓可遭了殃,一遍又一遍地被大清洗。
特別是手無寸鐵的漢人,他們身陷于一個不亞于地獄般悲慘的境地。面臨的只有死亡、死亡、死亡......漢人幾乎面臨著滅種的危機。
這樣的司馬家族遭受到天下人的唾罵,將他們滅族幾乎是眾望所歸。
雖然劉裕也是弒君奪位,卻并沒有道德上的虧欠感,反而有種撥亂反正的道德優勢,還能贏得民心。劉裕何樂而不為呢?
三、為了坐穩江山,排除一切不穩定因素
劉裕稱帝時已經57歲,在那個人均壽命較短的年代,劉裕實屬高齡。
他的長子劉義符才14歲,劉裕不得不擔憂萬一自己有個不測,年幼的兒子如何穩固根基不穩的劉宋呢?
因此,劉裕不得不消除一切有可能產生動亂的根源。
1】司馬家族根基深厚,很可能會卷土重來
東晉的司馬家族雖然沒干什么好事,但是傳承了十幾位皇帝,根基深厚,宗室子弟數不勝數。一旦有機會,司馬家族很可能卷土重來。
而司馬德文的存在就給了前朝舊臣和宗室子弟們一個念想,劉裕一旦有不測,一定會有人擁立司馬德文復辟。到時候劉宋王朝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動蕩。
2】門閥豪族與寒門子弟的斗爭白熱化
自曹魏以來,無論是朝政大權還是地方權力幾乎都操持在門閥豪族手中。
劉裕的上位,以及劉裕的很多寒門下屬,無疑是打破了門閥豪族壟斷權力的局面。引起了世家大族的極度不滿。
世家大族瞧不起出身寒門的劉裕,無論是言語還是行動中,都表現出了輕視和抵抗。
劉裕毫不猶豫地斬殺司馬德文,用血腥手段震懾世家大族,就是正告天下:天地已經換了,寒門子弟也可坐高位,掌重權。
而接下來對司馬家族的屠戮,更是明晃晃地對門閥豪族的打壓,雖然手段稍嫌粗暴,但不能不說是有效的招數。
擔心江山不穩的劉裕大舉屠刀,幾乎將司馬家族全部滅門??墒?,他所擔心的事情并沒有避免,劉宋王朝只存在了59年。而且從他的兒子劉義符開始就波折不斷。
四、天道好輪回,劉裕家族也陷入了殺君篡位的循環
劉裕雖然驍勇善戰、雄才大略,但是他的后代卻是一代不如一代。
劉裕死后,其長子劉義符即位為宋少帝。因為喜好游玩、不聽勸諫,被朝臣廢掉,之后死于非命。
劉裕第三子劉義隆繼位后,公元453年,被其子劉劭所弒,是子殺父。從這開始,到479年宋順帝劉凖禪位蕭道成止,在長達二十六年的時間里,劉宋皇室都在上演自相殘殺的慘劇。這一幕與晉朝司馬家族何其相似!
蕭道成臨終前,針對劉氏宗族的互相殘殺,深有感觸地說:“宋氏如果不是親骨肉之間互相殘殺,外姓人怎么會有可乘之機?”
劉裕屠殺司馬皇族一事對后世確實產生了不良影響,后世的禪讓之君幾乎都難以保全性命,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伴隨著血雨腥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