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
[唐]劉長卿
一路經行處,莓苔見屐痕。
白云依靜渚,春草閉閑門。
過雨看松色,隨山到水源。
溪花與禪意,相對亦忘言。
這是一首訪友記游詩,非但無訪友未遇之失望惆悵,反而獲得了暢然的禪悅。
一路幽尋,只見蒼苔密布,屐痕歷歷,可見其路之僻,隱居處之深;尋久而不遇時,回頭望碧天白云,白云依著靜靜的湖渚飄游;終于到了隱處,但見春草封住了禪門。白云、靜渚、春草、閑門,給人以靜穆淡逸的氛圍。山中氣候多變,一陣凈雨洗濯,松色愈加青翠,傍山而行,繼續尋蹤,峰回路轉,竟抵達溪流的源頭。
此處進一步點出山之幽深,也點化出詩人尋游的樂趣。尾聯的“溪花與禪意,相對亦忘言”,是點晴之筆,亦為千古名句。見溪花而現禪意,如同拈花微笑的故事,給人默契無言的妙悟.使人進入“相對亦忘言”,唯有心領神會的精神境界。
訪友未遇,本是憾事,但是作者心中并不執著于“訪友未遇”這件事,眼前溪花活潑、山林靜謐,心中收獲了另一番禪趣。我們在生活中也應如此,當你努力向目標前進時,也不執著于目的,那么時時處處都可能另有收獲。珍惜眼前的因緣,這大概就是“活在當下”的含義吧!
文 :網絡